
这几天,世界足坛所有的正式比赛,包括南美世预赛,欧预赛等等,都没有一场普普通通的友谊赛,更令人震撼。历史上,因为一场友谊赛导致主帅下课的例子极少,而这次我们又见证了一回。的确,考虑到双方在世界足坛的地位,实力,底蕴差距,德国在主场1:4输给日本,是很难让他们的球迷接受的。这已经和比赛性质无关了。
德国这些年虽然的确处在低谷,但这场比赛的结果还是有点过分了。合着德国作为东道主不用参加欧预赛,就这么直接躺平了?以这样的状态去征战2024年的欧洲杯,谁能保证2014年世界杯巴西在半决赛遭遇的惨案,届时不会发生在德国身上?
德国不是不能输给日本,卡塔尔世界杯不就输过一次吗?而对比卡塔尔世界杯的那场1:2,这场1:4的友谊赛,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果,都更让德国球迷绝望。世界杯上,德国虽然输了,但在场面上完全碾压日本,控球率和射门数都遥遥领先,而日本只不过抓住了两次转瞬即逝的机会而已。所以那场比赛在德国球迷看来,更像是一次意外,如果再打一场,德国不至于这么不走运。
但这次面对这场1:4,恐怕最乐观的德国球迷,也很难再积极方面给出解读了。首先,比分太骇人了,甚至我们都不知道德国上次在主场大比分输球,是在什么时候?难道要追溯到2001年世预赛1:5输给英格兰吗?其次,这场比赛的很多数据,日本不再被德国碾压,比如,射门数日本还要高一些,而且射正次数更是远远领先于德国。可见,这次日本击败德国,运气的成分大大降低,正像德国球员自己所说,日本在任何一个环节,都优于德国。弗里克说得更直白——现在的德国,不具备击败这支日本队的实力。
不过,对于德国球迷来说,这场比赛最打击他们的,恐怕不是4:1这个大比分,而是日本打进的第4球的进球方式。
让我们复盘一下吧。补时阶段,日本在中场获得界外球,久保健英在右路传中,禁区内的田中碧头球破门。
这个球的关键词是,头球。
现在我们来想一想,日本在世界杯上进过头球吗?
日本素来以技术细腻,整体运转流畅著称。身体对抗能力从来都不是日本的强项,在亚洲他们的身体条件都很一般,更别说在国际赛场和那些力量派相比了。提到日本在世界杯上的经典进球,也许我们会想到远藤保仁和本田圭佑的直接任意球,也会想到稻本润一的大力远射。总之,日本的进球,大都发生在禁区外,以远射居多。即便在禁区内进球,也是推射,补射,等等。
以日本球员的身体条件,他们在世界杯上极少用头球来得分。甚至他们很少会选择传中找高点,因为他们没有高点,即使有,也受制于对抗能力。
这就是田中碧这个进球,对德国以及德国球迷的杀伤力。
这居然是个头球。日本球员在德国的主场,面对世界足坛最会头球,同时最具制空权的球队,居然打进一个头球。
首先,我们不可否认,日本的身体对抗能力和以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,拿卡塔尔世界杯来说,对德国打进的第二球,就是浅野拓磨在对抗中完成的。而这场友谊赛,久保健英送出去的助攻,以及田中碧的头球,都让大家见证了这项能力的进一步升华。
其实,这个球并不涉及对抗,但日本现在显然对自己的对抗能力更加自信了。即使面对德国,他们依然有信心在高点上做文章。
而这个球,实在太像08到09赛季欧冠决赛梅西打进的那个球了。还记得吗?当时哈维将球传到禁区,梅西高高跃起头球破门。其实梅西才多高啊,169cm,而他的身边,是两个接近190cm的大个子,费迪南德和奥谢。诚然,这个球首先是哈维传得好,正好越过了费迪南德的头顶;但另一方面,费迪南德这样的高大中后卫,居然让169cm的梅西抢到这个点,是不是有点太没面子了?
再看田中碧这个球。当时他前面站着聚勒,后面站着基米希。177cm的基米希也就罢了,聚勒可是接近两米的巨人啊。当然,田中碧也不算太矮,180cm的身高在日本还是挺有优势的,但在欧洲高大后卫面前,不值一提。但田中碧就是在两个德国人之间,把球顶进球门。
让一向不擅长高空作业的日本球员,打进一个头球,这才是对德国以及德国球迷最大的打击。
其实这个球的打击元素不在于对抗,毕竟田中碧头球时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干扰,但这正是关键之处。比赛打到那个阶段,一向以钢铁意志著称的德国,心已经死了。看看当时禁区内的德国防守球员,给了田中碧多么大的空间吧,居然没有一个人贴上去。显然,德国已经提前进入半放弃状态了,比赛马上结束,自己1:3落后,接下来的一两分钟,还有什么玩头呢?
但是,这不该是德国球员拥有的精神素质啊。
其实,现在再提什么钢铁意志,实在太矫情了,也太过时了。所谓钢铁意志,说的也是几十年前的德国,马特乌斯,埃芬博格,或者再后来的巴拉克那些人。至于近些年的德国,哪还有这样的气质啊?其实,这才是德国球迷最受打击的地方——德国队越来越热衷于传控,传着传着,把自己的传家宝,传丢了。而田中碧的这个头球,既是打击,也是当头一棒。
